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中韩显示屏产业暗战

 

据长江商学院统计,中国4500种商品依赖进口。那目前我们有哪些实现了自立自强?


最新的一个例子是,最近,市场研究机构Stone Partner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柔性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占比全球预计超过50%,首次超过韩国。


这标志着中国OLED显示屏赶超韩国。


中国显示屏产业是如何在韩日企业专利垄断的柔性屏领域突围的?


01

缺屏


LCD与OLED(有机发光显示)同属于面板,是各种显示设备的面板,广泛用于手机、显示器、电视等各种产品。


OLED显示屏,是利用有机电自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与液晶(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轻薄、响应速度快、色彩丰富、分辨率高等特点,柔性OLED更是可以弯曲使用。


目前,整个面板产业,从技术上看,正在从LCD向OLED迁移;从区域看,正在从日本、中国台湾向韩国、中国大陆迁移。全球面板行业的主要玩家,基本就剩下韩国、中国。


十多年前,如果有人说,十年后中国大陆的柔性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占比全球将超过50%、超过韩国,十有八九不会有人相信。


当时我们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日韩面板企业风头正劲,在全球柔性屏领域有专利垄断的地位。韩企与中国台湾企业联合进行价格垄断。


作为一个高科技、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彼时,中国面板产业、电视产业正在经历着最为痛苦的时刻,所谓“缺屏少芯”,产能不足、技术不行。


转折发生在2008年。


当时,在LCD领域,韩国已取代日本成为该领域霸主,另外中国台湾地区亦占有重要一席。

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面板行业也遭受重创。于是,韩国厂商削减LCD产能,台湾地区面板企业重组后只剩下2家。


这时,中国大陆厂商则逆周期操作,大举投资建设LCD产线。


例如,京东方就是个典型例子。也正是因为此,安徽合肥开始了产业逆袭之路。


2008年,京东方计划在国内再投资一条六代生产线,但面对连续亏损已然拿不出建设资金,寄希望于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


彼时,京东方是中国大陆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掌握液晶面板核心工艺和产品技术的企业。京东方寻求政府合作的消息一出,不少城市争相而来。


对京东方动了心思的城市里就包括合肥。但当时的合肥,实力并不起眼。


当时的合肥一年财政收入只有三百多亿,而京东方这个项目就得投资175亿。


另外,当时正值2008年金融危机。这样的背景下,谁家都担忧什么时候就没有资金了。


而且,当时的京东方年年亏损,论实力论财力都比不过日韩的液晶面板巨头。


但合肥决心要投。原因是,认为液晶六代线项目的实施,将能推动合肥市家电产业和经济的整体扩张。


于是,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引进京东方。为了这笔投资,合肥甚至把地铁项目都暂停了。


事实证明,合肥赌对了。


不仅在这个项目上最终赚取百亿。而且,还带动对屏幕驱动芯片的需求,刺激催生合肥芯片产业的发展。


经济复苏之后,韩国企业想重新投资LCD,但中国LCD企业也不可阻拦。


2022年6月,三星关闭在韩国的最后一条LCD面板生产线。


这意味着,经过多年积极的技术研发、大胆的逆周期投资,大陆厂商的成本以及效率以及技术优势都在进一步凸显,逐渐超过早期日韩和台湾地区玩家,成为LCD领域中的霸主,并且逐步将对手逼出LCD领域。


随着国产面板强势崛起,面板产能逐渐向国内转移,以京东方、华星光电为代表的面板龙头制造商竞争优势凸显,拿下全球LCD面板市场的霸主地位。


02

乘胜追击


整个LCD 液晶面板产业正在落入中国手中。更加欣喜的是,中国厂商在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影响力也正在加速扩张。


如今,面板产业正在进入以OLED、Micro LED为主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目前,OLED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主要路线。在这一新的技术方向上,中国也经历了类似LCD的突围之路。


OLED领域,韩国企业一直是一枝独秀。在2019年时,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只有区区3%。


而如今,如前面所述,据预测,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柔性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占比全球预计超过50%,首次超过韩国。


中国为什么进步这么快?如合肥最初在京东方LCD上的发展一样,有三大经验:


第一,资金投入。


持续投入资金,建设产线,进行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更大尺寸。


目前,中国新增OLED产线投资数量已超过了韩国。


第二,吸纳人才,技术追赶。


目前,中国在技术上与韩国的差距,已缩小至2年以内。


据KIPO最新调查,2011-2020年韩国的OLED专利申请量5384件,占比43%,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专利数3273件,占比26%,位居第二。


第三,依托国内消费市场


制造业是“需求驱动”的,越强的制造能力越迫切需要订单。


OPPO、vivo、小米、华为等中国手机厂商的崛起,为上游的显示面板企业带来旺盛的需求。随着越来越多的国产智能手机选择国产OLED屏幕,成为中国OLED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迅猛增长,上游柔性屏幕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且,近年来,还有中国OLED厂商打入苹果供应链,三星作为苹果手机OLED屏幕独家供应商的局面被打破。


中国企业在OLED领域再一次迎头赶上。


03

机会


目前,三星垄断中小尺寸OLED面板产能,LG垄断大尺寸OLED面板,台湾和日本在新型显示技术上逐渐落伍、日渐式微,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开始崛起,未来最有可能在显示屏产业上与韩国掰手腕的就是中国大陆。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在柔性OLED的市场份额预计超过韩国,指的只是中小型OLED面板,就是用于智能手机上的那种,这也是目前中国生产的大多数OLED面板类型。


还差在哪儿呢?


在大尺寸面板的制造能力,以及上游核心生产设备和零部件及材料仍依赖进口。


例如显示驱动芯片。


这是面板成像的关键要素,可以将其比作是大脑的神经中枢,唯有高性能的显示驱动芯片才能使面板呈现高质量的图频。


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57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8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9%。


尽管显示驱动芯片市场需求旺盛,但由于其门槛较高,利润空间有限,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都秉持着“造不如买”的思想,大部分国产厂商更倾向于直接从海外采购,数据显示,中国显示面板企业每年高端显示芯片的采购金额超过300亿元,主要采自美韩及中国台湾企业,而来自中国大陆厂商的份额不足10%。


又如有机发光材料,在OLED面板成本中占比约12%,也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领域之一,被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垄断。


这些目前的短板也是机会和发展空间。


OLED从上游到下游大致分为材料、器件、设备、面板模组等几个环节,参考日本、韩国、台湾产业轮动发展历程:都是下游品牌厂商先崛起,再带动中游面板企业,然后带动关键设备发展,最后是材料配套。整个产业链配套体系的完善和成熟渐进过程,简单地说,下游兴则上游强,品牌弱则上游弱。


目前,在OLED产业链上,我国已经有相当的积累,正在往产业链上游进行优势延伸。这也正是中国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机会。同时,在A股资本市场上,结合国内产业链发展实际情况,显示面板产业链也持续活跃。


以股权投资市场为例,目前,在企业创新力和资本的支持下,现在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创新企业。例如,钧山生态圈企业博升光电、京浜光电、坤游光电等。


同时,产业升级还在继续。


中国企业也在另一个路线Mini LED上有着不输于韩国厂商的引领性,且成本优势明显。中国在LCD领域的突围成功,也强化了中国产商在Mini LED这个领域的延伸优势,因而成为中国厂商对抗韩国厂商的重要技术路线。


目前,中国在面板上已经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在LCD、OLED和Mini LED上均有布局。


可以看到,多条技术路线并进突围、产业链配套体系的完善和成熟,正在催生出更多创新空间和创新企业。


而显示面板产业,也是中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缩影。



数据来源:

https://www.sohu.com/a/691463566_12112437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746143607858483&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5780919831041495&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0986918782537743&wfr=spider&for=pc

https://zhuanlan.zhihu.com/p/584817132?utm_id=0



查看更多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