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美国白宫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保护国内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步骤与中国歧视和繁重的贸易惯例的声明”。最令市场普遍感到意外的是, 声明中说到,“根据‘301条款’,将对50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包括高科技和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最终征税名单将在6月15日公布。
另外,除了“常规性”地批判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声明也公布了另外两个即将采取的措施:1,实施投资限制措施,并对中国个人或企业实施先进工业技术出口控制。拟投资限制和出口管制的名单将于6月30日前公布,并短时间内实施;2,美国将继续在WTO进行诉讼,追究中方违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行为。
美国出尔反尔了吗?
中美不久前才在美国进行了第二轮谈判,会议的联合声明墨迹还尚未干。之后美国财长姆努钦也表示贸易战暂时搁置(trade war on hold)。 而且,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计划本周六来华进行磋商。白宫的这个声明意味着事情的发展突然转向吗?
我们引用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白宫声明的反应:“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在于关税的内容显然是违背之前的中美联合声明。市场反应明显比较负面,亚太区股指今天全线低开低走,上证综指下跌2.5%,为2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意料之中”在于以下几点思考:
1. 我们在5月28号的《“十问”中美贸易争端》报告中提到,对于中美联合声明的内容,两国的反应有所不同。相对于中国国内较为满意的心态,美国国内的负面声音较多。
我们之前也有预期:“美国国内当前较大的负面声音可能会有不利的作用,或会使得美国谈判官员在接下来的贸易谈判中更为强硬,可能会在非贸易领域的争端上给中国更大压力。”
之前的联合声明中既没有具体的强制中国减少美国逆差的目标,也没有涉及很多结构性问题的举措。联合声明中没有提及“2025规划”、中国高新技术发展,也没有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加征关税等。对之前美国特别关切的知识产权、技术转让等,联合声明判也没有给出明确的信息 。加上中兴事件很大可能达成和解框架,美国国内愈来愈多的声音表示不满。这种情况下,特朗普近来也对近期的谈判进展不满,部分可能也是民意的压力。
2. 在美国商务部长罗斯本周六来华进一步磋商之前施压中方,增加这次谈判砝码的手段。
3.这篇声明稿的大部分内容基本与之前美国3月底公布的“301调查”结论和采取措施完全一致。可以算是一个重申。也符合我们对贸易摩擦本质的判断:“这次美国发起贸易摩擦不仅仅是为了降低美对华贸易赤字、寻求对其自身更为有利的贸易条件、或兑现之前特朗普的竞选宣言,更也是为了维护美国在科技领域以及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对中美经济关系进行重新调整。”(《“十问”中美贸易争端》)
我们回顾一下,特朗普在3月22日签署基于“301调查”的备忘录时,也指示了财政部在60天内提出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敏感的技术行业的建议,这两个月的公示期过后就正好是5月底。昨晚公布的限制措施部分也是白宫按部就班推进此前备忘录的既定程序,并非完全否定了中美目前谈判的共识。但是,有一点可以更为明确的是,这个白宫声明表明中美间的争端是结构性的,远非中国多进口点大豆、牛肉那么简单。
中美贸易摩擦和相关争端后续如何发展?
这次贸易摩擦的根本诉求有两个方面:一、战略考量——扼制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保持美国的领先地位;二、政治诉求——帮助特朗普赢得下半年的中期选举,保住共和党在中期选举时获得多数席位。
对于前者,这是中美本周谈判可能会重点讨论的问题,但因为其涉及中国核心利益,很难轻易达成协议,双方可能就此“缠斗”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对于政治诉求,目前的民调显示,共和党的支持率从二月以来就一路上升,目前已经超过40%,但仍明显低于民主党。可以推断,在年底美国中期选举启动之前,贸易战、中美摩擦可能会间歇性被特朗普当做拉票筹码而使用。
图:共和党支持率仍低于民主党
数据来源:realclearpolitics.com、宜信财富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