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从几近废弃到艺术家最爱,深山里的土楼如何破茧重生?

 

传承中心推荐

作为土楼建筑修复改造的示范园,田中赋土楼群的重生,对古建活化和乡村发展带来哪些启示?今年暑期,传承中心带你走进福建土楼,跟随清华大学,做最接地气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学,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助力乡村发展。


如何对待失去了原本功用的老建筑?田中赋土楼群的重生,令人欣慰的不仅是传统土楼营造技艺被认同,还有因老建筑活化带来的新气象,以及村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而修缮土楼仅仅是一个开始,为这个土楼群重新规划,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使其拥有新的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活化

今年暑期,传承中心的闽南研学实践,做最接地气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学。行程中有一站,就是对田中赋土楼群进行实地考察,作为楼建筑修复改造的示范园,它从几近废弃到被成为“艺术家眼中的最美土楼”,经历了什么样的蜕变?

跟随清华大学,做最接地气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学项目,7月23-29日,欢迎同学们(16周岁及以上),一起走进福建,深度考察福建土楼、红砖厝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共同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


修旧,还是创新

本次我们研学的实践考察目的地之一,福建南靖县拥有各类土楼一万五千多座,其中大造型方圆土楼一千三百多座,堪称“土楼王国”。

它汇集了最高、最大、最小、最奇、最古老、最壮观的土楼,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等是土楼建筑的典范。


相较于早就名声在外的云水谣古镇及“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群,距离两地约十几公里的田中村土楼在过去却鲜为人知


田中赋土楼群中最老的土楼潭角楼,居民迁出后建筑愈发残破


2015年,杭州市工业建筑设计院原院长叶凡来到漳州南靖采风,机缘巧合下发现了这处依山傍水的土楼群,他当下第一感觉是,“整个建筑群的天际线跟背后的山体相呼应,看上去非常柔和舒展。”


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他走进这座古村,当时仅有几户人家还住在土楼内,大多数村民都迁往河对岸另盖新屋,眼见闲置已久的土楼日渐残破,感到十分可惜。

田中赋土楼群中的大学楼,因火灾内部空间都被烧毁,仅剩三堵残墙


真正打动他的,是田中村中一面被残阳映照的土楼断墙,酡红色的夯土墙面令他想到了古罗马斗兽场遗址,那是一种与时间不断抗衡的精神的证明,以及历经岁月洗练后的动人之美。

就是这惊鸿一瞥,令他下定决心对这些已有四五百年历史的传统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希望通过活化,能让这个土楼群重新焕发生命。”

而最初关于如何对田中村残破的土楼进行修缮,众人进行了多番讨论。有人建议修旧如旧,有人觉得还是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结合。

从现实来看,土楼原本的布局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譬如空调、污水处理及隔音等问题无法解决,这会导致照本宣科的修缮更像是在制作一件“赝品”,无法达到活化的目的。

大学楼的修缮思路,通过现代构件将土楼残墙与新建筑结合,形成新旧对比的效果

最终设计团队选择了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在保持土楼外立面不调整、不修改的前提下,对整体建筑进行功能改造,改变其空间利用的属性。

如今,由外楼、顺兴楼、光辉楼、潭角楼、大学楼、竹林楼、船楼这七座土楼,和两座新建辅楼及艺术长廊组成的田中赋土楼群,藏在深山中充满诗意,成为了艺术家眼中的最美土楼,正是设计团队修缮活化的成果。


土楼的新身份


沿着河畔参观田中赋土楼群,走进一栋栋土楼,就如同展开闽南生活的图景,每栋土楼规划的主题,都是展现闽南文化的不同面向。

建于晚清的船楼顾名思义,造型如同一艘停靠在潭角河畔的画舫,原本是村落的私塾用地,目前作为香道博物馆对外展示。



始建于1962年的竹林楼整体保存完好,一楼作为土楼展示交流中心,通过图文及影像介绍土楼文化;二楼的小房间内,则布置为摄影师冯木波的“土楼神韵”摄影展。


竹林楼外侧原本就有一圈加盖的建筑,设计团队在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之间,用钢结构做出了兼具采光及排水的屋顶,由此形成了一个艺术长廊。


这里作为展示土楼文化题材的书画中心,同时还规划了艺术家工作室,旨在为艺术家提供一个舒适的创作环境。


竹林楼外侧的艺术长廊,同样是根据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理念,通过新增的顶棚,设计了一条供游客欣赏艺术画作的长廊。

处于田中赋土楼群中段,毗邻而立的顺兴楼与光辉楼分别作为福建世遗展示中心和民俗展示馆投入使用。相较于其他土楼,拥有160多年历史的顺兴楼尚属“年轻”,据传原先主人当过官,因此土楼内部以官厅的方式修建,从外观上看也像一顶官帽。

改造后的顺兴楼一楼打通了原先的隔间木板,墙上悬挂着福建非遗影像,另有设置展台,展示瓷器、木雕等非遗作品。

顺兴楼如今被规划为非遗文化展示馆

作为田中赋土楼群中最古老、同时也是面积最大的土楼,潭角楼的朝向为坐北朝南,完全符合传统风水学,虽然目前仅放置舞龙舞狮的装备,作为游客体验项目之一。


不过设计团队对潭角楼还有新的构想——将其改造为可容纳百人的小剧场,作为展现闽南文化、土楼文化的表演空间。


建筑设计团队在田中赋土楼群内新修建了两座副楼,并从当地土楼屋顶常用的泥瓦中获得灵感,采用树脂瓦片设计出了充满趣味的特殊“观景窗”。


从2016年至今,对田中赋土楼群的保护利用一直处于进行时,无论是修缮还是规划,过程反复推敲都是基于对珍贵历史遗存的责任感。创新性修缮办法和保护性开发的思路,令现代营造技术与传统建筑相遇,同时也是对历史文化保护的全新尝试。


修缮土楼仅仅是一个开始,保留田中村过去的印记固然重要,为这个土楼群重新规划,为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使其拥有新的生命力,才是真正的活化




跟随清华大学,做最接地气的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学


2017年10月,清华大学首创“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形成长期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站点网络,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人居环境和组织建设五个方面助力乡村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工作站负责人张弘,在回顾工作站建设发展的故事与成果谈到“面对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以及大量建筑闲置废弃的状况,我们认识到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实践模式,应该去做更有持续性、更加深入的乡村实践工作。”



研学考察之「田中赋土楼群」,土楼建筑修复改造的示范园


年轻人如何真正了解乡土中国?今年暑期,我们将带你一起走进闽南,在清华大学提供学术指导下,做最接地气的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研学项目,探寻可持续发展之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福建土楼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以后,福建依托这一世界级旅游名片,结合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大力发展以观光游览、文化体验、体育赛事、温泉度假、红色经典等为内核的多元化产品,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研学考察之「文远楼青普行馆」由知名建筑师华黎先生整体设计,在5栋百年土楼里,保留了原有主体建筑内院形式,遵循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最大程度的还原土楼的原始原貌


然而,随着土楼开发的深入,如何平衡好世遗保护、旅游发展和村民生活等多种需求?当地如何立足特色资源,精准发力,发展优势产业?如何处理好世遗土楼的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


如何围绕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打造文旅融合新产品?如何使用高新科技,赋能世界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走进闽南,探寻世遗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延展阅读

为什么闽南“又红又砖”?这次我们用特别的方式打开它

中国民居的超级工程,有着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美!

有一种世界文化遗产,叫福建土楼

没有图纸,只用最简单的技法,它为什么惊艳了世界?

为什么读懂了乡村,才能读懂中国?

当研学遇到世遗,如何让土楼绽放新活力

火出圈!百年土楼改造的文化行馆,闽南研学带你探秘


查看更多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