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房价领涨全国,人均收入低于长沙,成都凭什么吸引年轻人?

 

近日,成都因为楼市火爆刷屏网络,这在全国各地大力救市的背景下,显得让人意外和亮眼。


2月份仅28天时间里,创下了成都二手房单月成交的历史纪录,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的1.93万套;


成都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涨幅直逼两位数,双双领涨全国,力压北上广深杭;


成都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实现了长达14个月的连续上涨,并且多次拿下全国涨幅第一的排名。


成都还有另两组值得关注的数字:


一是人口数据。成都是目前全国唯四的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城市。而且,无论与一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相比,成都的常住人口增量高居前列。甚至在在“沪漂”“北漂”“深漂”“广漂”之后,近年来又出现了“蓉漂”的说法。


去年5月,成都发布2022青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蓉漂”人口达683.49万人,其中 “蓉漂”青年的省外来源比例为32.90%,外省来蓉人口中14-45岁青年比例相对较高。


另一个是经济数据。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成都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7.5亿元,正式进入2万亿俱乐部,位列全国第七,超过武汉、杭州和南京。


3月25日,《2022 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显示2022年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47948元。这个数字与其他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相比,不算突出。不说北上广深,2022年杭州人均可支配收入是约7.03万,长沙约5.9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做一个比较,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长沙低,平均房价还高于长沙,为什么成都能持续吸引年轻人?以烟火气著称的成都,又是如何超越杭州的?这对投资和财富增长有什么启示?


01

烟火气的另一面


成都常住人口高速增长的这10年,也是成都发展最快的10年,二者互为因果。


成都经济增长有多快?2014年,成都GDP刚刚跨过“万亿”门槛。仅仅8年后,总量就翻了一番,跨入“2万亿”俱乐部,在全国城市中从第8名晋升为第6名。


这么快的增速仅靠发展红城市,靠宣传是做不到。对成都来说,工业的托底作用是关键尤其是在情冲击和国际地缘格局冲击之下,这一点越发凸显,稳工业是稳经济的关键一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成都烟火气重,富有生活气息。而成都的另一面是,“工业范”十足的制造业重镇。


一般而言,万亿级产业,可视为城市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晋级为世界级产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成都,在短短十多年时间,已经培育出两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


“成都制造”的一分钟可以这样描述:一分钟,一汽—大众流水线上,4辆整车下线;用作智能手机屏幕的柔性显示屏,在京东方工厂生产110片;全球最快易拉罐饮料生产线上,2000罐可乐诞生。


过去10年,成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65万亿,较十年前增长2.1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7.4%,居全国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4。


目前,成都已构建起涵盖38个大类(全国共41个)、184个小类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居全国第8。


从经济规模看,2022年成都GDP达到20817亿,在国内新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二,仅次于苏州;也是全国仅有的7座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之一,高于同期的杭州(GDP是18753亿元);而且,成都2022年的GDP增速是2.8%,也高于杭州的1.5%。


02

2025年,4万亿!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成都支柱产业规模将突破4万亿。


2020年,成都才有了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大关。目前也仅有两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5年后,支柱产业规模就要突破4万亿,如何爆发?


发力点在新兴产业和产业链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与力度,支撑了城市能级的跃升,从制造大市到制造强市。


成都在做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的同时,在新兴赛道上也动作频频,并积极围绕产业“建圈强链”。


成都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成都要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集成电路、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能源环保装备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超过20%和15%。


目前,在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成都最具竞争力也最具想象空间的包含航空航天、集成电路、新能源相关等产业,通过超前布局,已获得先发优势。


成都的集成电路产业,不仅规模大,产值已跻身中西部首位,而且产业链完善,覆盖了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材料与配套、系统与整机等几乎所有领域。


航空航天产业,成都与西安是航空工业的“双子星”城市。成都航空航天制造业总规模已突破800亿元。


在绿色低碳相关产业上,在新能源方面,火电、水电、核电、光伏装备,成都都是全国乃至全球不容忽视的存在。


例如,横跨成都德阳两地的高端能源装备集群,拥有东汽、东电、国机重装、东锅、通威等一批重量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研制了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16%的风电装备、7.8%的晶硅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装备。


数据显示,2021年,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2050亿元,约占国内全行业1/6,重型燃气轮机等15项产品国内市场占有保持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成都是我国汽车保有量第二城,先后引进了中航锂电、比亚迪、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重点企业。


2021年和2022年,工信部先后发布三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优胜者名单,成都共有3个集群跻身其中——成都软件和信息服务、成德高端能源装备、成渝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总量仅次于深圳,与上海、广州等并列。

这意味着,成都不仅在制造规模上实现了突破,也在代表未来的先进制造上获得一席之地。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对人口的吸聚效应就强。作为省会城市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成都人口的吸聚能力不断加强,人口占四川省的比重大幅提升。根据人口普查公报,2020年,成都人口占四川省总量的25.02%,每4个四川常住人口就有一个在成都。


制造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城市兴成都是典型的代表。包括钧山的多家生态圈企业就在成都,透过这些企业我们也看到了城市的微观活力和吸引力。


这两年,国家不断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正是实体经济中的实体经济,几乎所有重要城市近几年陆续都在重提制造业传统产业能否守住底盘,新兴产业能否优势崛起,是所有城市的必答题。而每一次技术变迁,都会带动产业洗牌,进而带来城市洗牌。

这对企业和个人投资,也有非常深刻的启发。技术创新和中国产业升级浪潮浩浩荡荡,像成都那样抓住显著的价值增长极,抓住高增长领域的机会,是城市、也是个人财富突围的机会。



数据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5774750479221421&wfr=spider&for=pc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300270075794529&wfr=spider&for=pc

http://tjj.hangzhou.gov.cn/art/2023/1/20/art_1229279240_4135980.html

http://app.linxiang.gov.cn/lxzfw/25135/25164/28683/content_2032124.html


查看更多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