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没有退路!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军备竞赛”正在打响。

这一次的重点,不再是传统制造业,也不只是先进制造业,而是“零碳制造”。
没错,“碳中和碳达峰”时代浪潮浩浩荡荡,零碳竞争力,正在成为城市竞争乃至国际博弈的主战场。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先行一步?

01
万万没想到,打响电子信息产业“零碳制造”第一枪的,竟然是天津。
9月24日,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正式投产。这既是联想智能制造最高水平的代表,也是联想首个从零建设的“零碳工厂”。
在此之前,联想在全国打造了合肥、武汉两大制造基地,加上这次投产的天津产业园,以及即将全面投产的的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深圳),一个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智能制造、低碳制造全方位布局正在形成。
这些生产基地基本都实现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而天津产业园则是“零碳制造”的全新尝试,有望为业界打造一个可复制的零碳制造智能解决方案。
“零碳制造”可谓最大的时代风口之一。但打响第一枪的为何是天津,为什么是联想?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的天津,近年来饱受产业结构过于传统、化石能源依赖过大、能耗强度相对较高的困境,一度在城市竞争中掉下队来。

然而,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天津正在悄然转身。越是传统产业过重,越是面临更大的碳达峰压力,转型就越急迫,动力也越大。
就在上个月,天津在各大省份中率先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能源转型、产业升级为抓手,全力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增长动能。
联想产业园的落地,无疑将增强天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赛道上的竞争力,强化天津在智能制造上的领先优势,对于过度依赖钢铁、石化等高耗能产业的京津冀地区,可谓及时雨。
天津等城市有低碳制造的需求,而联想不乏“零碳制造”的技术实力,更是最早投身低碳实践、履行社会责任的科技企业之一。
早在2020 年,联想集团就成为国内首批设定科学碳目标的科技制造企业。今年初,又进一步明确2050 年达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愿景,走在各大企业前列。
有目标、有宣示更有行动。
2021年4月,联想集团作为初编单位,联合北京赛西认证有限责任公司着手制定首个ICT行业零碳工厂标准。
随后,联想以此标准为基础,从零开始建设天津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零碳工厂标杆样板。

中国“零碳制造”必须探索出中国方案,大型科技企业正在践行这一使命。


02

“零碳工厂”的涌现,标志着中国在新一轮以低碳化为标志的产业大洗牌中,走在了世界前列。
过去几百年来,世界工业先后经历了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工业实力的此消彼长,带动全球各大势力的转移。
如今,面对新的技术和变幻的国际形势,以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袭来。
在前几轮产业革命中,中国一直都是跟随者的角色。借助后发优势,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追赶,从而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的地位。
然而,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有无数的山需要攀登,无数的路需要超越。这背后,有没有弯道超车的可能?
要了解这一点,必须要从过去四十多年中国制造业的变迁说起。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面临相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加上工业从“一穷二白”的阶段起步,于是确立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在较短时间内建立起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1978年之后,随着对外开放成为时代潮流,制造业开始加速崛起
这一时期,借助劳动力、土地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沿海地区优先开放成为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加工制造业的崛起,中国一跃成为世界工厂,奠定了制造大国的地位。
2000年之后,信息革命进一步深化,带动互联网、软件业及电子信息制造业一飞冲天。
在信息革命中,中国企业不再只是国际产业链的从属者,而是开始有了世界级的竞争力。从PC到智能手机再到互联网电商,一众龙头企业开始引领世界。

2015年以来,中国加速了从中低端制造业向高新制造业的全面转型。
此时,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生物技术、绿色环保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赛道,引来各大城市的集中布局。
中国制造的崛起,打破了全球制造业既有的“势力范围”,国际产业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大到碳排放,小到零部件出口,都成了博弈的道具。
这种背景下,2020年,我国在主要国家中率先提出了碳中和、碳达峰的时间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被行业誉为“3060”方案。这一方案的出现,既是大国担当的体现,也是寻求全球共识的过程,更是面对时代大势做出的超前布局。
当制造升级撞上“3060”目标,势必激荡起一场基于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产业大转型,“零碳制造”正是其集中体现。

这场转型,事关能源转型,事关产业升级,也关乎中国制造“弯道超车”的未来。


03

零碳制造,有多重要?
近年来,国际局势日益动荡,大国博弈此起彼伏,从贸易到科技,从能源到碳排放,几乎所有领域都无法避开,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并不夸张。
这种背景下,零碳制造,一方面导向了能源革命,另一方面决定了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也决定了国际竞争的未来。
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能源供求却面临局部失衡的困境。富煤贫油少气,决定了传统能源受制于人的局面。

因此,推进双碳转型,首先是关乎能源安全的必然之举。这方面,我国已初步建立光伏、风电、储能等领域的领先优势,为碳中和打下良好基础。
从产业变迁的层面看,碳中和碳达峰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倒逼力量,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毕竟,当劳动力红利不复存在,人口大盘趋于见顶,老龄化冲击无处不在,加上土地成本居高不下,市场、资本等生产要素改革红利释放殆尽,能带动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就只剩下内生动力了。
然而,内生动力不会凭空而生,也不是旧动能远去就能轻易应运而生的,这既需要行业本身的技术创新,也需要来自行业之外的鞭策。
零碳制造,在关键时刻,发挥了这一决定性的刺激作用。
从国际层面来看,近年来,发达国家纷纷以碳排放之名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甚至以碳关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制造不公平竞争。
中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由于多数产业都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相比发达国家,承担了更多的污染和隐含碳排放。

这种背景下,中国主动抛出“3060”目标,不仅有助于在碳话语权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还能带动能源及产业转型,增强中国制造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在前几轮工业革命中只能作为追赶者的中国,在双碳革命中已然走向前列, 成为新的引领者。

这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但也为制造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无限可能。


04

谁是“零碳制造”的先行者?
毫无疑问,传统产业是碳达峰的主要“革命”对象,新兴产业则是“碳中和”率先破局的主战场。能将两者关联在一起的,无疑是大型科技企业。
近日,财新智库发布《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联想集团、宁德时代等8家企业案例入选优秀案例,展示了不同制造场景下的先行产业实践。
报告指出,科技企业在双碳转型中拥有天然优势——这些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本身,就能助力制造环节的低碳化;而产业链“链主”的地位,又能发挥对外赋能的效应,助力上下游产业乃至其他产业的零碳转型。
来源:财新智库

为此提供佐证的是,今年8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科院、工程院等9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强调科技创新对于双碳的关键支撑作用。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有效的降碳工具这在联想集团体现得尤为明显。
作为ICT行业的龙头企业,联想对碳中和的践行已经持续多年。
来源:财新智库
ICT产业虽然碳排放量远远不及重化工业,但在高速增长之下,再小的量累积起来都能变成庞然大物;而产业链长且分散的特性,更决定了碳排放在整个供应链的普遍存在。
可以说,在PC生产制造的诸多环节中,从包装材料使用到物料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从生产制造环节的电力消耗到数据中心的能源需求,几乎每个环节都涉及大量碳排放。

为此,联想一手抓绿色材料,一手抓绿色标准;一手抓数实融合,一手抓绿色供应链,“软硬兼施”,建立起从外包装到芯片焊接的全链条降碳体系。


05

大到智能制造,小到包装材料,都能成为减碳的战场。
作为世界第一大PC制造商,联想每年使用的包装材料不计其数。
过去,整个行业使用的都是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包装材料,联想克服了重重困难,率先引进了可100% 生物降解的竹浆等植物性纤维,一举终结了行业内近十年没有新材料、新技术突破的历史。
相比于包装,核心制造环节的碳排放无疑更为突出。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数据,2021年联想PC出货量达8193万台,占全球23.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以天来看,平均每天联想都有十多万台PC下线。生产规模之大、环节之多、工艺之复杂,导致降碳的难度也比一般行业更高。
如何降碳?大型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近年来,联想自主研发出四个为行业所瞩目的核心技术:

一是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

二是低温锡膏工艺;

三是温水水冷技术;

四是深冷制氮项目。

前一个着眼于效率,效率本身就是红利;第二个和第三个都着眼于能耗,降能耗,既是降碳也是降本增效的关键一环。
LAPS系统的核心是智能调度,背后依托的是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目标是减少生产线闲置、加强排产效率,从而大幅降低电力消耗。
数据显示,借助这一系统,仅联想合肥工厂每年节省2700 兆瓦时的电力,相当于200 多吨标准煤,可减少2000 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种11 万棵树。
低温锡膏工艺,降碳效果更明显。这一工艺的要害是,降低原器件焊接固定并连接到电路板时的温度,解决了困扰行业几十年的难题。
根据联想提供的数据,自2017 年以来,联想集团共出货5000多万台采用新型低温锡膏工艺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成功减少1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
低温锡膏工艺的减碳效应 来源:2022联想ESG报告
温水水冷及深水制氮项目,更能惠及到多个行业。
其中,温水水冷,堪称材料学、微生物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科研结晶,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可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减碳55%,得到整个行业普遍推广。
要知道,在ICT产业中,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为行业之最,堪称名副其实的“电老虎”。

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数据中心能源消耗达到2166亿千瓦时,而三峡大坝年总发电量仅为1036.49亿千瓦时。

这意味着,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就足以“掏空”两大多三峡大坝。如今随着 “东数西算”区域战略的推进,数据中心呈现倍数级的增长态势。
因此,联想的温水水冷技术,对于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来说,可谓及时雨。
联想在天津打造的首座“零碳工厂”,可谓这些技术的集大成者,更是联想低碳化技术的集中展现。
这座“零碳工厂”,拥有“五位一体”的零碳框架:

生产全流程碳排放跟踪、可再生能源使用、低能耗基础设施、数字化信息平台协同、碳中和绩效管理。

且不说联想最为核心的独创智能排产系统、低温锡膏工艺、深冷制氮项目、温水水冷技术都在天津产业园得到了沿用。
在整个建设环节,更是处处将“零碳”思维发挥到极致:

产业园建筑钢材95%源自回收材料,雨水调蓄系统可使园区每年节省5%的新鲜用水,三栋主体建筑上铺设的2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板,可满足产业园展示中心全年用电需求……

不仅如此,联想还推出了绿色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低碳发展合力。


06

一流的企业不仅率先示范,还能对外赋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零碳转型。

日前,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2022 年全球供应链25 强排名,联想集团第8 次入选,位居第9名,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

据悉,目前联想在全球拥有30多家制造基地,与全球5000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2000家核心供应商……供应链之庞大,可见一斑。

作为“链主”,龙头企业的一举一动,关乎着整个供应链。一旦龙头企业将碳排放作为硬性要求,整个供应链降碳的放大效应就极其可观。
在国外,沃尔玛推出了专注于减排的“10亿吨计划”,苹果则提出了供应商清洁能源计划,成为广受赞誉的产业链减碳样本。
在国内,联想则率先提出 “责任采购”的全新理念,将自身技术减碳的实践传导至整个价值链。
目前,联想集团92% 的供应商设定了公开的减排目标,94% 的供应商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了第三方验证,78% 的供应商跟踪并报告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购买情况……
未来,将有95% 的供应商落实科学减排目标。
不仅如此,横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两大领域的联想,还能通过数实融合的力量,为高耗能产业的碳达峰提供助力。
据中国信通院《数字碳中和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推动全社会实现12~22%的减排,并且赋能不同行业减排约10~40%。
如今,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产业的碳达峰征程中,都能看到联想的身影。
作为碳达峰的重点,钢铁、石化等产业的降碳可谓至关重要。除了这些产业本身技术的升级之外,来自数字经济的助力也不可或缺。
前不久,联想为一家大型钢铁企业,打造了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和能源管控平台,使得该企业每年减少了13万吨的碳排放。

对内强化技术降碳,对外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对传统企业发挥数实融合的优势,这正是大型科技企业的优势所在。


07

得“零碳制造”者,得未来。
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来看,碳达峰碳中和,即使短期面临挑战,但作为长期目标,不会轻易改弦更张。
从国内来看,日前,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在“国家版”方案中,不仅再次强调了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节点,而且对各行各业的碳达峰都做出了顶层设计。
这意味着,无论是否存在争议,“3060”都是不会轻易转移的目标。
这意味着,双碳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约束,也是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未来必须直面的基本面。
这种背景下,谁能率先完成零碳转型,谁能打造出中国版的零碳制造方案,谁能在行业竞争中抢得先机。
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博弈日益复杂化,面对无处不在的争端,碳中和是难得的全球共识,也是目前为数不多能达成有效国际合作的领域。
报告预测,碳中和带动的全球产业大洗牌,或将持续20年-30年之久。
即使碳中和刚刚起步未久,一些发达国家就已产业链优势,以“碳关税”和“碳标签”为武器,试图制造新的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削弱出口大国的竞争力。
面对这一挑战,中国积极拥抱“碳中和”,以先行一步的“3060”目标重塑全球话语权,打破欧美国家对“世界绿色通行证”的垄断,从而保障在国际舞台可持续的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不仅拥有产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而且具备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再加上初成气候的新能源产业链条,在碳中和这场博弈中,早已正在世界前列。
总之,面对双碳的时代大势,用“魔法”打败“魔法”,用“零碳”打破部分发达国家的碳税“阳谋”,这是中国制造的长远制胜之道。
文章来源:国民经略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