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锁死中国?芯片法案打不垮中国“芯”!

 


近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这意味着经历近三年的利益博弈之后,该法案正式成为法律。


按理说,对中国资本市场芯片行业应该是个大利空,但法案生效当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反而走出“美股跌,A股涨”的分化行情。可见,资本市场对《芯片法案》有着不同解读。


(数据来源:Wnid)


美国出台《芯片法案》等系列措施,对于中国芯片产业来说意味着什么?中国芯片产业又将如何应对?


法案说了什么?

芯片巨头中美二选一


《芯片法案》表示,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其中390亿美元将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20亿美元用于汽车和国防系统使用的传统芯片。此外,在美国建立芯片工厂的企业将获得25%的减税。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获得资金补贴的芯片企业,未来10年内将不能在中国增产小于28纳米的先进制程芯片。


法案的目的,业内普遍解读为两点:


一,通过巨额补贴吸引半导体制造业回流。有数据显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业中的份额从 1990 年的 37% 下降到 2020 年的 12%。同一时期,中国在该领域的份额从几乎为零上升到 15%。


二,通过限制补贴资格阻止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增产,等同于让世界芯片巨头在中美之间“二选一”。


目前在中美都设有半导体厂的企业包括台积电(南京)、三星(西安)、海力士(大连),此外,英特尔和美光也在中国拥有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这些企业将成为美国首要拉拢的对象。


法案威力几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选边站”可以说是美国为打压中国科技进步丢下的重磅炸弹,但查阅数十家媒体报道,主流的观点认为这一法案存在若干局限性,低估了芯片产业转移、再造的难度,恐怕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一方面,中国市场无法失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5559亿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达1925亿美元,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不少专家认为,把产能转向美国,很大程度上等于放弃了中国庞大的市场机遇,对于这些芯片巨头们来说,中国是不可错失的市场,产业转移的代价太大。


另一方面,法案金额支持力度有限。


全球芯片企业普遍采用跨国合作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得益于亚洲的低生产成本,目前全球芯片产能主要集中在东亚,占全球73%。


其中,三星、台积电等企业在中国大陆均有产线布局,SK海力士近一半产能在中国。波士顿咨询集团曾发布报告显示,在美国运营晶圆厂10年的相关成本,将比中国大陆高出约37%~50%。虽然美国会提供投资税负抵免优惠,但是否足以覆盖增加的成本,还得打上个问号。


与此同时,芯片法案也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大规模。


仅英特尔一家就希望获得120亿美元的建设补助金,将近总额度的三分之一。僧多粥少,剩余的芯片巨头能分到多少羹,持续5年的补贴是否会因分配不合理而烂尾,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或许芯片法案不能完全限制中国芯片产业发展,但美国为锁死中国芯片的科技树,已经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芯片法案只是其中一环。早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压制就已经开始。


2018年,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价值340亿美元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就囊括半导体。


2019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包括半导体在内的电子零器件。


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限制华为购买使用美国设备和软件制造或设计的芯片范围。


2022年3月,美国试图拉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组建“芯片四方联盟”。


而就在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EDA软件实行出口管制。继“芯片法案”落地后,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又一次大力度打压。


EDA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IC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美国EDA断供就是想让中国内地没工具设计3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设计卡死在5nm,制造卡死在7nm,进而拉开中美在高速运算、AI等方面的距离。


中国芯片产业如何走?

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美国的一系列组合拳无疑将影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但对中国而言,普遍一致的看法是:虽然短期会对中国芯片的发展构成一定影响,但更会倒逼中国加大对芯片自主研发的投入,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链重塑。


除了外部压力的推动,政策、市场、资金、人才等多方面,都在助推芯片产业的国产替代加速。


政策上看,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从2020年国务院出台税收减免政策:经营15年以上并突破28纳米的先进芯片的公司,免税10年;到今年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集成电路企业或项目、软件企业清单制定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政策上的扶持一直持续加码。


(公开信息整理)


人才上看,一方面各地密集出台引进优惠和补贴政策,吸引人才回国;一方面企业加大力度,砸钱抢人。据统计,从2015年到2021年,已有超过3000多半导体人才回国,并且人才回流还在不断加速。


市场上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国,但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自给率却不足10%。同时在半导体晶圆制造设备上,中国的设备占比不足2%,核心设备仍由国外企业垄断,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综合来看,芯片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未来我国半导体产业自立是长期必然趋势。在国产替代的广阔空间下,芯片产业无疑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而在这一方面,宜信生态圈也早有布局。


今年4月,宜信生态圈企业英集芯登陆科创板,作为电源管理芯片“小巨人”、快充芯片第一股,弥补了国内快充芯片领域在资本市场的空白,有效助推快充协议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实现国产替代。


二级市场来看,钧山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总经理王浩宇表示,半导体一直是重点关注的科技主线。新能源车放量拉动车硅半导体需求,中国是模拟芯片是全球最大市场,AIOT芯片进入发展“加速期”,国产替代和景气大周期让半导体迎来投资机遇。


那么随着美国芯片法案落地,中国芯片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有哪些具体影响?更深度的观点,请关注今晚19:30《谈资论市》钧山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总经理王浩宇,钧山私募股权母基金合伙人欧阳琦玮,钧山资本市场投资策略总监马素思,为您深度解读。


芯片企业被迫“站队”,怎么取舍?

法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芯片产业能否突围?


精彩对话 点击下方图片预约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