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闫星月
本报告发表于:2021年08月09日
宏观及大类资产配置周报观点摘要
上周全球新增确诊人数上升,美国新增病例急剧上升。近期主要经济体和国家的疫情水平呈扩大之势,不同地区则有所分化。美国新增感染人数创6个月的新高。而英国的疫情目前则保持稳定,“混合防疫”策略初显成效。新增感染人数与住院人数同步下降。从疫苗接种来看,主要经济体的接种速率有所下降。欧洲大部分国家开始补打加强针。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和马来西亚接种提速。中国国药的一个研究团队则发现了针对Delta毒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这可能意味着针对Delta病毒的特效药的产生。
上周全球权益类指数普遍走高,其中MSCI发达市场指数上行0.9%,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行1.3%,美国基建计划的推进与部分经济数据好于预期推动了权益市场上行。但需注意美联储近期鹰派言论会将市场重心转移至对Taper具体时间的取舍。中国A股则鉴于行业政策趋严,以及疫情扩大的影响,未来仍有进一步释放风险的可能。
美债收益率呈现上行态势,主要源自于市场对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上周,美国多项经济数据表现强劲,前期悲观情绪得到扭转。受多位美联储官员对可能提前缩减购债规模的态度,欧美主权债呈现上升态势。
上周美元指数上涨0.7%,收于92.8,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跌0.5%。美元指数的上升与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表现以及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有关。原油上行主要受到供需方面的扰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下降7.4%,收于70.7美元/桶,WTI原油大幅下跌8.28%,收于67.83美元/桶。上周供给增加和疫情对全球需求端的扰动,刺激了原油价格的下行。总体来看,上周原油市场欧佩克供给突出,亚太需求疲软的情况有可能继续延续。
中国7月进出口数据因海内外因素影响表现不及预期。近期发达经济体及东盟国家经济修复自高位回落,国内则因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以及疫情再度反弹的影响,导致需求偏弱。
美国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多数好于预期。虽然7月ADP就业人数不及预期,但非农就业数据全面向好,显示就业市场显著改善,同时耐用品消费和消费者信贷指标终值超预期表现,令市场对Taper缩减预期增强。
本周主要看点:
数据方面:中国: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亿人民币)、7月货币供应同比、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亿人民币),7月通胀数据。美国:7月通胀数据,8月7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万人),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英国:二季度GDP同比初值、季初比初值。
政策事件方面:2021年FOMC票委、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里奇蒙德联储主席巴尔金发表讲话,EIA公布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欧佩克、IEA公布月度原油市场报告。
正文
重要经济数据分析
中国:7月进出口数据受海内外因素表现不及预期
中国7月进口同比增长28.1%,前值为36.7%;出口同比增长19.3%,前值为32.2%,Bloomberg一致预期分别为33.6%和20%,贸易顺差扩大至565.9亿美元。数据表现不及预期和前值,主要受到海内外共同因素影响。
7月份海外需求降温与国内自然灾害影响共同拖累出口增速。虽然1-7月出口同比增长35.2%,维持较高水平,且连续14个月正增长,但从当前数据表现来看,7月出口两年平均增速达12.88%,较前值15.08%明显下降。一方面7月全球综合PMI下降至55.7%,为今年4月以来新低,经济修复自高位放缓,欧元区、美国和英国制造业PMI均呈回落态势,其中美国自6月开始商品消费逐步向服务消费转移,同时东盟国家和日本因疫情影响,拖累了中国出口。7月份美国和东盟对中国出口的贡献率由前值的15.46%和21.93%分别大幅下降至12.79%和11.02%。另一方面,国内受到台风因素影响,导致多地区发生洪涝灾害,沿海港口封港,对出口产生较大的短期负面影响。
因自然灾害及部分地区疫情影响,国内需求偏弱,同时大宗商品价格趋弱,整体令进口数据不及预期。7月进口增速为28.1%,两年复合增速为12.76%,较前值大幅回落近6个百分点。主要因国内自然灾害影响,同时全国近17个省份及直辖市疫情再次反复对国内需求产生抑制。除此之外,大宗商品价格趋弱令价格支撑因素降低,进口数量也普遍呈现下行态势,尤其是相关有色金属,从而对整体进口产生拖累。
展望:下半年出口增速虽受益海外需求上升,但在全球份额下降和高基数影响下,同比增速难以维持较高水平。不过短期内因变异毒株的影响,导致海内外疫情再度反弹,若中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在不影响生产活动的情况下,出口替代效应将部分抵消海外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出口增速短期内仍能维持可观水平。
图表 1:海外制造业指数自高位回落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2:进出品当月同比增速下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美国:非农就业超预期,Taper缩减预期增强
美国7月ADP就业人数增加33万人,远不及预期68.3万人和前值69.2万人,为2月来新低。不过非农就业数据大超预期,7月新增非农就业94.3万人,超市场预期的85.8万人,为2020年8月以来新高,5月和6月数据分别上修至61.4万人和93.8万人,失业率5.4%,好于预期5.7%,劳动率参与率也从61.6%小幅上升至61.7%,显示就业市场显著改善。除疫情限制放宽的影响因素外,政府补贴的退出也增加了劳动者的求职意愿。截止7月底,已有24个州提前结束失业救济的发布,其中有9个州宣布对满足一定条件的新就业者给予一定的奖励。从非农私人部门时薪增速同比增速来看,上升至4%,为今年4月以来新高,显示企业招工难度下降,且随着通胀水平的持续上行,工资性通胀风险增加。
服务生产行业就业持续改善。从不同行业结构来看,服务业生产为非农新增就业的主要来源。其中休闲酒店、教育保健和专业服务为贡献行业,显示在疫苗广泛接种后,随着疫情限制逐步放宽,休闲旅游景气在持续回升,教育行业因追赶此前疫情停课进度也呈现显著回升态势。
Taper缩减预期增强。此前美联储理事沃勒表示若7-8月新增约160万至200万个工作岗位,意味美国经济将恢复85%损失的就业岗位,这符合“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的缩减购债门槛。不过需注意7月至今受Delta变异毒株的迅速传播导致新增病例创今年2月以来新高,疫情扩散或对劳动力市场恢复产生阻力,也加大了市场对经济持续复苏的担忧。
图表 3:非农就业人数大幅超预期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4:服务生产为新增就业的主要行业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重大政策及事件追踪
疫情:上周全球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美国新增病例急剧上升
截止8月8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认病例逾2.03亿例,现有确诊病例逾2064万人,累计死亡逾430万人,8月第一周日均增量63.1万例,较7月日均增量逾50.5万例有明显上升,新增死亡病例也较7月最后一周明显增加,上周全球新增死亡病例64万例,其中美国死亡病例较前一周增加1000逾例,创5月以来新高。从疫苗接种率来看,截止8月8日,全球疫苗接种逾44.3亿剂,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接种率为29.9%,完全接种率为15.4%。
从疫情分布的主要经济体和国家来看呈现上升态势,美国疫情呈扩大之势,东南亚地区疫情增速有所分化。美国疫情形势严峻,新增感染人数急剧上升,创6个月的新高。美国上周日均新增逾11万例,周度死亡累计3600逾例。地理位置上来看,在共和党占优的州中,住院率已超过去年峰值。全美角度来看,住院率则有向上抬头的趋势。欧洲方面,英国的疫情目前保持稳定,“混合防疫”策略初显成效。新增感染人数与住院人数同步下降。除此之外,英国计划从9月起开始提供加强型疫苗。所有5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以及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弱势群体,都将被提供第3剂强化疫苗的注射。英国还宣布从美国与欧盟部分国家抵达的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可免除隔离。目前英国在群体免疫方面已有所成就。英国官方统计18岁以上成年人具有抗体的人群占比高达95%。而欧洲部分国家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有所好转。法国单日新增病例连续五天下降。德国批准对老年人实施加强针,瑞典也准备跟进此项措施。意大利则要求室内用餐必须持有绿色的接种证明,上周五这个措施限制范围又扩展至旅行和上学等领域。亚洲疫情形势同样较为严峻,韩国国内首次出现两例传染性疾更强的Delta +变异毒株。国内方面,以南京为核心的疫情传播链被不断拉大,已向全国17个省份城市蔓延扩散,目前已新增1000例。澳大利亚墨尔本宣布第六次进入封锁状态之后,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封锁状态。
从疫苗接种情况来看,全球疫情接种速率略有下降,部分发达国家接种减缓,新兴经济体接种速率显著上行。截止8月7日,欧洲和美国分别累计接种6.72亿剂和3.50亿剂。其中美国8月第一周日均接种万剂,较7月日均65万剂大幅下降,其中至少接种一剂疫苗的覆盖率达58.1%,完全接种覆盖率达50%。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对所有境外游客强制接种。纽约市则宣布所有室内就餐和锻炼的人必须出示完全接种证明。欧洲地区以德英法三国接种较高,分别累计接种9468万剂、8621万剂和7647万剂,按至少接种一剂占比看,英国、德国、法国分比为69.2%、61.9%和65.1%。欧洲部分国家已陆续决定补打加强针疫苗。继英法两国之后,希腊和瑞典各自提出了在明年提供加强针的做法。欧盟打算向BioNTech在2023年之前订购了18亿剂疫苗,足够所有欧盟成员国成年人补种。与此同时,欧盟也宣布将采购1亿支NOVAVAX新型疫苗。其他方面,澳大利亚的防疫目标是成年人接种70%,也即全部人口的56%。以目前的接种速度,澳大利亚政府预测大概12月份可以达成此目标。除此之外,中国国药集团的一个研究团队则发现了针对Delta毒株有效的单克隆抗体,这意味着我们在未来将有望见证针对Delta病毒的特效药的出现。
图表5:全球新增确诊病例人数上升
备注:新兴经济体主要国家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波兰、马来西亚。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6:发达经济体接种率下降
备注:发达经济体主要包括:美国、英国、欧元区;
数据截止:2021/8/07
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宜信财富
大类资产走势回顾
股市:上周权益类市场上涨
上周全球股市普遍呈上行态势,其中MSCI发达市场指数上涨0.9%,MSCI新兴市场指数上涨1.2%,标普500上涨0.9%,欧洲STOXX600上涨1.8%,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8%。A股市场止跌回升,我们认为主要系超跌反弹,中国沪深300上涨2.3%,创业板指上涨1.5%。
上周,美股整体呈小幅上行态势,主要系基建计划有所进展产生利好刺激,同时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也提振了市场情绪。虽然7月中旬之后美国新冠疫情新增病例急剧增长,但得益于其较高的疫苗接种率,生产活动水平并未显著下降。上周初期,虽美国ISM制造业数据不及预期使得市场有所担忧,但随后的多项经济数据例如耐用品消费、就业率上升和消费者信贷指标的超预期表现则扭转了市场的悲观情绪。目前市场的利多因素主要来源于市场对基建计划的乐观态度。由于美国参议院将在8月休会,市场预期在9月参会以前两党人士更倾向于短期内达成一致,共同推动基建计划的向前迈进。不过由于美联储近期释放鹰派信号,传达提前缩减购债规模的可能性,对美股造成了一定的上行压力。
欧洲市场在宽松的政策背景下,得益于其较高的疫苗接种水平,市场风险偏好有所回升,上周整体呈现上行态势。中国A股和恒生指数均实现触底反弹,我们认为主要系前期的超跌反弹影响,上周稳步上行。自7月以来中国对各行业政策趋严,行业改革加快推进,以支持行业内的实体经济,但也同时对相对的金融市场产生压力。尤其是对网安监管趋严、教育行业“双减”改革、供需错配影响下的“芯片荒“推升价格的高企问题,均对短期内市场产生压力。且近期随着疫情在多地呈扩散之势,也为经济复苏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图表7:上周全球主要股市上涨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8:上周各主要国家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债券:各主要国家主权债收益率普涨
上周主要国家主权债收益率呈现普涨态势,美国、英国和加拿大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6、4.6和4.1个基点至1.30%、0.61%和1.24%,系对未来缩减购债规模预期的增强。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3.9个基点至2.81%,反映市场避险情绪的浓厚。
上周,美债收益率呈V型走势。原油跳水,叠加低于预期的ADP就业人数和ISM制造业指数的回落,在变异病毒对经济复苏的冲击之下,令市场对于经济增速短期见顶的预期逐步加强,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随后超预期的初请与非农就业人口等经济数据抚平市场情绪,同时受多位美联储官员表达可能提前缩减购债规模态度的影响,收益率实现反弹。中国方面,新冠疫情形势日趋紧张,各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以及在经济下行压力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避险情绪浓厚。
外汇:上周美元指数上行,非美货币贬值
上周美元指数上行0.7%,欧元兑美元下行0.9%,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下行0.5%。G-10货币呈现不同程度贬值,美元指数上行与美债收益率上涨因素较为一致。
上周美元指数呈上行态势,主要系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表现以及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增强美元上行预期。上周,美国就业数据表现强劲,7月失业率为5.4%,低于预期值与前值。非农就业人口为94.3万人较前期数据大幅增加。与此同时,诸如消费者信贷等经济数据的良好表现,提振了市场情绪,风险偏好提升,美元指数走强。在此基础上,美联储多位官员表达了提前缩减购债规模的态度,美元指数上行。美元指数的上行也使得非美货币呈现不同呈现的贬值。虽然英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且英国央行维持了较宽松货币政策,并上调了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但随着上周五非农就业数据的出炉,美元指数的上行趋势使得英镑进入贬值货币行列。中国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数据不及预期,下半年经济面临放缓的压力成为市场共识,叠加美元指数上行的影响,人民币小幅下行。
原油:供给超预期引发市场担忧,亚太需求受阻促原油下行
供给端方面,欧佩克出口增速超出预期。从月底公布的数据来看,沙特科威特等海湾欧佩克国家的出口量显著提升。根据船期数据进行测算,沙特出口大约增加约64万桶/日,科威特则增加约30桶/日。市场担忧沙特的小幅增产策略可能会有所变动。同时,市场的担忧一部分还来自于伊朗可能增加了走私原油的力度,同时中国可能从SPR中释放了更多的原油储备。而在需求端方面,Delta病毒的肆虐也为原油需求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环境下,原油市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利空情绪严重。与此同时亚洲市场方面,受疫情影响,原油需求将受到不小的冲击。除此之外,在考虑到“碳中和”、税收等因素,中国石油市场将更倾向于内循环的模式。目前中国第三批进口配额仍未发放,已使得部分国内连场出现了配额紧缺的情况。市场对中国的相关政策较为关注。总体来看,上周原油市场欧佩克供给突出,亚太需求疲软的情况有可能继续延续。
图表 9:上周美元指数上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10:上周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11:上周权益市场上涨
数据来源:Bloomberg,宜信财富
图表12:上周国债收益率普涨
数据来源:Bloomberg,宜信财富
图表13:上周美元指数上行
数据来源:Bloomberg,宜信财富
图表14:上周美欧高收益债价格普涨
数据来源:Bloomberg,宜信财富
图表15:2021年2月10日前后各大类资产涨跌幅
数据来源:Bloomberg,宜信财富
感谢实习生崔哲轩对本文的贡献。
声明:
本文中经济、疫情等数据来源为Wind和Bloomberg数据库以及美联储官网,市场数据来自Wind和Bloomberg数据库。
风险提示: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过往成绩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本文仅作为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性不做承诺与保障。任何人依据本文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信息发布方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