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由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母基金联盟主办、母基金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中国母基金开年大会”在上海举行。作为母基金领域的早期推动者,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受邀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当晚特举行中国优秀女性投资人颁奖环节。根据母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支撑与研究分析,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凭借在母基金领域多年来的重要贡献及社会影响力,获得2021中国最佳女性接力母基金(S基金)投资人第一名。
本次大会作为母基金领域2021年的重磅开年大会,吸引了众多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母基金领域资深人士、领先保险资管等代表。会议充分肯定了母基金作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源头活水”,赋能子基金、赋能企业,在助推科技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母基金行业正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母基金联盟秘书长、水木资本董事长唐劲草认为,2020是国家级母基金“一枝独秀”的一年,母基金行业也在由过往的“粗放式投资”逐步迈入精细化发展的阶段。中国母基金行业相对全球其他市场,发展潜力依旧巨大,在当前险资、银行资金等长期资金来源的“开闸”背景下,随着中国母基金行业在资金募集管理方面进一步规范化,退出渠道不断打通,中国母基金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依然大为可期。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谢文澜指出,私募股权基金、母基金是科技创新中必不可少的,意义非凡。要通过母基金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转化速率和成功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从投入、研发、转化到应用的流程体系。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受邀出席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发表题为“母基金:长期资本推动科技创新”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表达了三个观点:
一、市场化母基金是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的范例。母基金可以帮助高净值、超高净值人群风险分散地把资金投到多只顶级GP的投资组合,同时帮助他们对接健康医疗、生命科学、大数据、云计算、消费升级、航空航天等赛道,通过母基金的方式,投入到中国的科技创新之中。
二、投资者教育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从业者需要把长期投资的理念,通过投资者沟通、教育传达给客户。私募股权创投,特别是投早期、成长期的长周期行为,会越做越好。
三、私募股权行业的趋势将会呈现分化,分化造成的是头部效应,优秀的机构强者恒强。从LP的角度来讲,找到并且跟头部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培养“黑马”、把自己的二手份额投资能力建立起来,把跟投能力建立起来,通过生态的方式跟GP们、被投企业们建立共生共赢的关系,现在变得亟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