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琳 刘博
观点摘要
今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包括: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较2019年目标下降2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6%、登记失业率5.5%,分别较2019年目标提升0.5和1个百分点;CPI增速3.5%,较2019年目标上升0.5个百分点。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和实际情况。但根据去年单位百分点GDP增速拉动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比例匡算,今年仍需达到3-4%的经济增长才能实现就业目标,今年稳就业将是个挑战。
报告显示,2020年财政政策扩张力度较2019年大幅提升,政府强调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但总体扩张规模仍略低于市场预期。今年预算财政赤字率3.6%以上,较2019年升0.8个百分点;特别抗疫国债1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3.75万亿元较2019年增1.6万亿元(略低于市场预期)。报告对财政投放做了细致安排,比如1万亿元财政赤字增量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直达市县基层,决不允许截留挪用,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政策延续今年以来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提到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M2和社融增速将明显高于去年。报告明确要求防止资金“空转”套利。我们预期下半年将继续降准、扩大再贷款再贴现规模等,同时存款基准利率可能将下调,以消除资金套利空间,并为贷款利率的下调打开空间。
外贸方面,“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仍在积极落实协议。产业和行业方面,我们看好5G、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电商、可再生能源等,这些领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强调要大力发展。
具体的:
1、没有给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报告指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不给出具体增速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此前市场也普遍预期,在全球疫情的巨大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显著偏离基准,不确定性很大,此时再给出具体GDP增速目标,既不现实、意义也不大。
2、对就业和通胀率仍给出明确要求,“稳就业”难度不小。报告要求,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2019年中国实际GDP增速6.1%,带动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按照这一比例大致匡算,今年完成900万城镇新增就业,可能仍然需要GDP实际增速保持在3-4%的增长率,稳就业难度依然不小。报告对2020年CPI涨幅预期在3.5%左右,4月份CPI同比增速3.3%,向前看CPI通胀率大概率将维持下行,CPI预期目标不会成为政策放松的掣肘。
3、明确指出加强新基建建设,预期基建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提升。报告指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这预示新基建投资增速将在今年得到较快发展。同时,老基建在报告中也着重被强调,如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统计的三大传统基建投资增速当月同比回升至4.8%,显示基建投资发力,今年前4个月, 基建增长-8.8%,我们预期全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达到9%,是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4、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今年外需受疫情冲击将明显收缩,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这句话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表明我国仍在积极落实协议。
5、财政政策放松力度提升,但总体规模没有给市场以惊喜。报告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较2019年预算赤字率2.8%提升,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同期增加1万亿元至3.76万亿元,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同时,拟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一规模略低于市场早前预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0年新增规模3.7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尽管地方政府专项债新增规模显著高于去年的2.15万亿元,但仍略微低于此前市场预期的4万亿元左右的规模。在税收方面,报告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较去年的2.3万亿元也力度增加。尽管财政投放规模没能超出市场预期,但在具体的财政安排上更加精细,比如新增的2万亿元(1万亿元财政赤字增量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决不允许截留挪用,这有助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更大的带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6、货币政策要求今年的M2增速和社融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我们预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下调,同时贷款利率也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M2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目标为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推动利率持续下行,并且要加强监管,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当前M2增速11.1%,较2019年末上升2.4个百分点;社融存量增速上升至12%,较2019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前瞻的看,我们认为社融和M2增速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并且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防止资金“空转”套利的问题,我们在早前的报告《宜信财富看宏观:辨析M1与M2增速剪刀差》中也指出,当前存款基准利率的按兵不动,造成企业部门存在资金空转套利的情况,我们预期存款基准利率未来下调的压力增大,同时贷款利率也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7、报告还提到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问题。报告指出,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落实特区政府的宪制责任。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我们注意到,美国的部分政府官员针对我国对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议案有较多的负面评论和舆论压力,这可能会成为除中美贸易问题外,扰动中美关系的另一导火索,值得关注。
声明:
本文中经济数据来源均为Wind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