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深度解读 | 2000亿资金南下抄底,布局港股的时机到了吗?

 

作者:宜信财富资本市场投研团队




引子:

在历史上,任何一个地区如果处于多股力量的交织之处,那么这个地区的形势,往往会变幻莫测。当多种力量交织于一个点的时候,不仅真实的地区形势会变得变幻莫测、起伏不定,资本市场也会变得波动巨大、难以捉摸。而香港股票市场,恰恰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各种资本力量交织的一个焦点。


作为重要的国际离岸市场,港股市场不仅汇聚了境内的优秀行业企业,还吸引到了全球的投资资本。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遭受史诗级波动的背景下,港股市场也并没有幸免。香港恒生指数一度由年内高点回撤超过25%,3月当月跌幅为10.1%,4月以来止跌并小幅反弹。但观察南下资金的流入情况,势头却并未如指数一般萎靡。今年以来通过沪深港股通南向资金持续买入港股资金已达2400多亿港元,开通以来已累计突破13000亿港元。

资本都是聪明的,没有无缘无故的买卖决策。对于境内投资者来说,为什么非要买港股?港股市场表现不佳时,为何仍持续买入?此时真的是布局港股的良机吗?


一、为何要买港股


如果说北向资金是“聪明钱,”那么南向资金则被认为是“理性钱”。原因是南向资金中,机构投资者已占据主流。而机构的风格显然是相对理性的,因此在港股市场中,大多都是机构厮杀,整体的波动和换手率都比A股更低,持有周期更长。他们为什么要买入港股呢?


1、境内外优质资产的汇聚地与国内市场不同,港股市场作为离岸市场,其资产构成非常国际化和多元化。港股目前约有2400多家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6.2万亿港元,其中H股和红筹为代表的主流中资股约460家,市值占比约30%;而若将中资民营在港上市的企业包括在内,中资企业市值占到一半以上,而港股其余部分则包括了港股本地上市公司,以及日、韩等世界其他地域在港挂牌的上市公司。港股市场涵盖了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大部分行业和优秀企业,除了传统行业和国企之外,还包括了代表中国新兴经济和产业升级的如消费、医药、科技等行业的高成长公司,也包括了一批受惠于中国大陆市场高速发展的境外优质产业和企业,且相当部分公司是A股并未覆盖的行业公司,所以港股市场成为布局境内外优质资产的不可或缺的市场


图为:中国在岸和离岸股票概况

资料来源:国投瑞银基金


2、境外资产的优选之地港股市场的参与者,即投资资本构成也非常国际化和专业化。作为国际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之一,参与港股的投资者除了香港本地投资者以外,欧美投资者占据了交易额的过半,而近年开启的沪深港股通也引入了南向境内投资资金进入港股市场,交易额也日渐增长。另一方面,在投资者构成之中,与境内A股市场形成较大反差的是,港股市场近八成的交易量是由机构投资者创造的,因投资理念、目的、投资行为与个人投资者有着较大不同,这也令港股市场形成了不太一样的交易特征。有统计数据表明,从2017年至2019年,香港作为境外投资目的地的提及率从约50%上升到了70%,对于内地投资者而言,香港市场成为他们配置境外市场重要的优选之地。


二、越跌越买,港股迎来抄底好时机?


今年以来国际资本市场因一场疫情风云突变。3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堪称史诗级的波动,美股市场接连熔断,国际原油剧烈波动,美联储罕见连续两次降息、美股断崖式从最高点回撤34%,断送了十年牛市等。在此过程中,开放程度高的港股市场虽然波动程度较小于美股市场,但也跌幅明显。截至5月18日,恒生指数今年度跌幅为-13.71%。一边是股市不振,一边是“理性钱”的持续买入,港股的抄底时机真的到了吗?


1、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带来一定安全边际


据Bloomberg数据显示今年3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市净率下破1达到0.92,同期市盈率为8.59倍,均已处于估值的历史低位,而香港主板市场“破净”,即出现市值低于净资产值的情况,在此前港股市场的历史上仅出现过两次,分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和2016年持续下跌之后,曾出现过维持数日的短暂“破净”。而前两次“破净”之后的一年内,恒生指数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目前恒生指数市净率约为1.01倍、市盈率9.49倍,已较前期低点有所回复,但这一估值平均水平仍处于历史较低区间,被认为经历了前一轮因疫情引起的冲击之后,隐含了“危机模式”悲观情景的估值水平,仍令港股具备相当的安全边际。同时,这一估值水平在与国际市场横向比较中,相对于标普500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约20倍和3倍的水平,也是处于国际市场横向比较的低位区间,这一水平也会使港股市场成为各路投资资金在市场一旦惊魂落定之后,最先可能选择回流的一个市场。

图:香港主板和创业板历史估值水平(市盈率)

图片来源:wind


2、港股基本面的“免疫”支持,吸引海外长线资金流入。


市场估值水平历来被作为市场衡量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估值水平是动态变化的,对估值水平形成真正支撑的是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即经营业绩。当前全球疫情之下,海外市场面临债务违约和现金流短缺的系统性风险,以及盈利预期下修等阶段性压力冲击。在盈利预期方面,前期市场对港股EPS预期已较为谨慎,且因贸易战及先期的疫情已有显著下调,体现了较为悲观的预期,而其中半数以上的中国资产在国内“疫后阶段”更可能背靠大陆腹地较早进入复工复产和消费活动逐渐修复,盈利增长下修空间可能将明显小于海外其他市场的行业企业。因此,港股基本面相较于欧美和其他新兴市场具有更强的“免疫”支持。



3、高股息率增厚安全边际,更具吸引力。


在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形成重大冲击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央行都开启了宽松货币刺激的应对模式,全球利率水平正在继续下行,在全球将处于持续低利率的环境之下,港股市场仍维持着一直以来的较股息率水平,市场目前仍维持约3.3%以上的股息率和高于4%的动态股息率,这一股息率水平对于寻求一定风险补偿的国际投资资金、尤其是专业机构的长线配置型资金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吸引和较为足够的安全边际。



综上所述,超低估值、基本面“免疫力”和较高股息率,结合港股市场所具有的资产构成和投资资金构成的特点,使得港股在目前的大环境之下对于全球投资资金的配置价值得到相应提升。虽然未来一段时间,国际投资市场仍会有一个未来预期逐步明朗、风险逐步出清的过程,港股市场作为国际市场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再次短期波动,但作为一个全球资金投资的目标市场,相信港股的吸引力和机遇在这一过程中将会更为闪亮。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