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承-企传投多元服务专家
[退出登录]
预约专属顾问
95183
账号登录
短信登录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获取验证码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恭喜您注册成功!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打开瑞承app
安卓版
IOS版
注册
重新获取
获取验证码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获取验证码
验证身份
设置新密码
完成

宜信财富2021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2021年全球经济展望:迈向共振复苏

 

作者 | 夏天然 闫星月


2020年全球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均被疫情所主导,海外疫情数次爆发,产生了百年未有的巨大冲击,全球各国迅速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避免经济陷入持续的衰退中。


据不同国际机构和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仅中国将会是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全球经济下滑在5%左右,发达经济体下滑8%左右,新兴市场则下滑3%左右。新兴市场与发达经济体呈现了与此前经济大衰退下不同的增速差,其中疫情在不同经济体的蔓延程度、中国对新兴市场增速的带动、以及美元指数走弱等因素均导致这一增速差的形成。


展望2021年,经济、政策以及资本市场将继续受疫情的影响。目前多款新冠疫苗已经进入较后的检测阶段,但即便有效疫苗能够很快推出,疫苗在不同经济体的生产、分配、接种以及抗体的稳定性等均将对后期经济是否能全面企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且因各经济体的不同,疫苗的广泛应用也受到了局限,这将导致不同经济体经济恢复产生一定的时间差。


整体来看2021年全球经济将由不平衡复苏向全面共振复苏迈进。因疫情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较显著低于2020年,但由于疫苗应用的不确定性,对此我们进行了两种情境假设:


假设一:基准情形。2021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或率先复苏,而新兴市场或在四季度开始疫苗接种,同时从发达国家库存周期来的看,当前处于新一轮补库周期前夕,在疫苗进展推进、疫情逐步消退、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将促使全球经济在三季度加速上行。全球经济增速或达4.6%,发达经济体为4%,新兴市场国家为5%。


假设二:疫苗应用不及预期。2021年上半年疫苗在发达经济体应用缓慢,且在后期若产生不良反应,将导致疫苗应用进度减缓,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及疫情较严重地区将继续笼罩在疫情影响下,且随着时间的拉长,将进一步加大债务国压力,整体复苏进程或放缓,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或推迟至2022年。基于此假设,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或为3.8%,发达经济体上涨3.5%,而新兴市场上涨4%。


政策角度来看,无论疫苗应用在哪一种假设前提下,我们预期全球货币政策均维持宽松基调,财政政策维持扩张态势,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协调推进,政策是否退坡也将依赖疫情在海外市场控制情况。


回顾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波动

新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


2020年疫情成为最大的黑天鹅事件,2月在中国全范围爆发后,3月得到控制,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扩散。在海外第一波爆发时期,各国采取了较强措施,使得疫情有所控制,但由于管制措施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各国陆续在未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陆续复工,令疫情出现了二次、三次爆发。截止2020年12月13日,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认病例逾7259万例,累计死亡逾161万人,12月日均增量逾63万例,创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月度均值,单日新增病例创有数据以来新高达72万例以上。


政策反应迅速积极


非常规货币政策重启。此次疫情爆发,新兴市场政策反应较快,部分因素在于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同时通胀水平有下降趋势,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在2019年7月利率开始出现下移,随着2020年初期疫情首次在中国的爆发,令新兴市场采取了迅速降息措施,而发达经济体由于疫情爆发于3月,市场悲观情绪加大,产生短期流动性危机,美联储、日本央行、欧央行等发达经济体国家迅速采取了各项货币和财政政策,且美联储与九家央行建立互换额度,来防流动性枯竭,使得整体流动性略有好转。其中美联储首次重启2008年创建的CPFF、PDFF、MMLF、TALF四种非常规工具,新设PMCCF、SMCCF两种流动性工具,通过广泛新措施来支持经济,确保市场运行和货币政策传导。


财政赤字货币化。疫情冲击下,多国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部分发达经济体由于利率已至负值区间,政策措施上进行了财政赤字货币化,以应对疫情的冲击 。就美联储来看,2020年6月当前赤字达8640亿元,超过历史最高值,同时2020年1-4月累计财政赤字超过1.12万亿美元,超过2009年全年累计1.47万亿美元历史最高值,截止2020年11月累计赤字已超3万亿美元,随着疫情当前在美国持续蔓延,预计2020年全年赤字超3.4万亿美元。


图表 1:各经济体利率快速下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2:美国财政赤字超历史最高值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波动


在疫情肆虐下,经济大幅回落。海外疫情爆发,导致全球各国GDP增速在二季度下降为负增长,回落幅度超金融危机时期,且在此期间市场对全球经济衰退悲观预期加大,叠加原油减产协议的破裂,引燃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VIX指数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次高,各类资产遭到无差别抛售,产生了短期的流动性危机,在此期间美联储连续两次超预期降息,同时进行无限量QE,各主要国家纷纷迅速采取了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以应对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大幅回落。在此之后经济呈现触底回升态势,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修复力度有所分化,从主要发达经济体来看,三季度GDP增速仍处于负增长区间,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已恢复至疫情前夕水平。


图表 3:发达经济体GDP触底回升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4:新兴市场主要国家GDP回升较快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政策刺激制造业指数回升,但实际需求依然不振。各主要国家制造业指数在2020年3-4月大幅回落,回落程度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在政策刺激后经济有所修复,但各国因疫情影响不同,制造业PMI表现出较大的分化。同时通胀水平持续回落,核心通胀率持续低位运行,各国失业率维持在高位水平,突显实际需求不振。


图表 5:制造业指数疫情爆发期大幅下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6:通胀水平下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前瞻2021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政策协调配合

全球经济增长共振复苏


各主要经济体有望迎来主动补库周期。2021年重要的时间点为疫苗正常广泛应用的时间。据麦肯锡预期若疫苗进展顺利,美国疫情很可能在2021年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得到控制。在疫苗广泛应用之前,海内外供需缺口(海外对居民的补贴保证了消费充足而复工受疫情扰动较慢,表现为库存大幅降低以及中国出口强劲)仍将持续,而当前库存较低的状态或带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开启;普及后则重点关注“后疫情”时代下的服务业修复。


图表 7:美国疫情群体免疫时间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8:海外需求稳定但复工缓慢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9:美欧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国际组织机构预测2021增速回升,综合领先指数持续恢复。由于疫情反复性和长期性,在未来将呈现常态特征,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或呈递减态势,同时随着疫苗研发的进展,各国际机构和组织大幅提高了明年的增速预期。另从OECD综合领先指数来看,各经济体和主要国家均呈现触底反弹态势,其中中国领先指数远高于其它国家,2021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仍然是重要的推动力。


图表 10:IMF对未来各经济增速预测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11:OECD综合领先指数上行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


在需求总体保持平稳的情况下,全球弱补库周期开启,海外通胀抬升或带来长端利率上行,不过美联储已采用平均通胀目标和曲线控制来引导市场预期,因此通胀恐难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而疫情期间的宽松货币政策得以延续,但空间更为有限。以美联储为代表,全球央行在疫情期间均快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并配合以充足的流动性供给,货币供应量增速快速增长。2021年美联储扩表速度或持续出现放缓,而欧日央行仍维持合适的扩表规模,但购债速度放缓。


图表 12:全球主要国家货币供应增速大幅提升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图表 13:负收益率债占比位于高位

数据来源:Wind,宜信财富


加码财政政策不确定性较大


2021年财政政策更多依赖于疫情的发展情况,基于对疫苗应用的两种预期,加码财政政策实施不确定较大。


若疫苗得以广泛应用,发达经济体上半年或维持市场财政刺激的预期,新兴市场部分国家上半年则有进一步加码预期,下半年疫情相关财政政策或退出。即美国2021年初新财政刺激的规模可能在0.5-1.5万亿美元间;欧洲复苏基金有望落地,尤其是对意大利、西班牙等财政困难国家;日本或继续延续安倍经济学措施;新兴市场方面,由于疫苗广泛应用时间差,以及发达经济体经济修复较快,或导致部分新兴市场资金流出从而形成压力,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政策的实施。若在应用不及预期下,美欧日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将加大对财政刺激实施以刺激经济供需回升。


不过根据IMF最新预测来看,在2021年全球经济全面复苏预期下,对于财政政策需求的力度或减弱。


图表 14:IMF预测赤字率或逐步降低

数据来源:Bloomberg,IMF,WOB,OECD,宜信财富


2021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全球增速或在4.6%以上


整体来看2021年全球经济将由不平衡复苏向全面共振复苏迈进。因疫情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较显著低于2020年,但由于疫苗应用的不确定性,对此我们进行了两种情境假设:


假设一:基准情形。2021年上半年发达经济体或率先复苏,而新兴市场或在四季度开始疫苗接种,同时从发达国家库存周期来的看,当前处于新一轮补库周期前夕,在疫苗进展推进、疫情逐步消退、风险偏好回升的背景下,将促使全球经济在三季度加速上行。全球经济增速或4.6%以上,发达经济体或在4%,新兴市场国家或在5%。


假设二:疫苗应用不及预期。2021年上半年疫苗在发达经济体应用缓慢,且在后期若产生不良反映,将导致疫苗应用进度减缓,在此背景下,新兴市场及疫情较严重地区将继续笼罩在疫情影响下,且随着时间的拉长,将进一步加大债务国压力,整体复苏进程或放缓,疫苗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或推迟至2022年。基于此假设全球经济增速或于3.8%,发达经济体3.5%,而新兴市场或在4%。


具体来看:


发达经济体:我们预期2021年美国经济整体呈现温和复苏的走势,四个季度的平均环比折年率在2.3%左右,全年GDP同比上涨3.3%。如果2022年美国经济仍能保持2%以上的增速,则2022年GDP总量(实际GDP)就能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2021年欧元区增速或达到3.9%,与欧央行的预测一致,低于IMF10月底的预期。如果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回落至3%左右,则2023年欧元区经济才能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2021年英国经济将转为正增长,但单季度环比增幅不大,预计增幅均在2%以内。2021年全年同比增速或达到3.6%,弱于欧元区的增速。GDP绝对值(不变价)或需要2023年后才能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


新兴市场国家: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新起点,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预期GDP增速全年将达9.4%;巴西因疫情因素影响,且面临较大的债务风险压力,若经济恶化,可能需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2021年预期GDP增速达2.8%;印度整体债务风险较低,2021年GDP增速全年预计达8%;俄罗斯考虑到第二波疫情、隔离措施延长等,经济恢复要推迟至2021年上半年,全年增速预计达2.8%。


风险因素:2021年几个大的风险因素包括:疫苗普及程度不及预期、刺激政策显著收紧、新兴市场内部分国家债务风险暴露以及地缘政治风险。


图表 15:IMF对各经济体财政赤字预测

数据来源:Bloomberg,IMF,WOB,OECD,宜信财富


图表 16:全球及主要国家2021年宏观经济展望

数据来源:Bloomberg,IMF,WB,OECD,宜信财富


查看更多
相关标签:
下载
APP
免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