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琳、夏天然
正文
选情依然焦灼,结果最快可能今晚确定
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在美国东部时间11月3日正式开始,截至当地时间11月5日凌晨4点(北京时间11月5日下午5点),选票还没有统计结束,特朗普和拜登均没有获得270票。拜登目前大概率获得的选举人票为264票(包括亚利桑那州的11票,目前还在计票中),领先于特朗普的214票。还剩下的四个尚未统计完选票的州将是决定选举结果的关键,目前这些州的选情焦灼:
-北卡罗来纳州:15张票,开票率94%,特朗普得票占比50.1%,拜登48.7%,特朗普多出76701张票;
-宾夕法尼亚州:20张票,开票率89%,特朗普得票占比50.7%,拜登48.1%,特朗普多出164418张票;
-内华达州:6张票,开票率75%,特朗普得票占比48.7%,拜登49.3%,拜登多出7647张票;
-乔治亚州:16张票,开票率98%,特朗普得票占比49.7%,拜登49.1%,特朗普多出28521张票。
大选不确定性仍高,市场倾向于认为拜登胜出。由于选举人票数特朗普落后较多,若想赢得大选,必须全部赢得以上四个州,而拜登则只需要6张票就能获胜。综合考虑各州票数差距、开票率以及计票时间,目前最为关键的州就是内华达州。拜登在该州暂时领先,但优势非常小,只领先7647张票。后续还有25%的选票(大约39万张票)需要统计,不确定性还很高。内华达州选举官员已经表示当地时间11月5日早间(北京时间5日晚)会更新进一步计票结果,所以最快今晚可能知道结果。不过从威斯康星和密歇根州的统计情况看来,后统计的选票大多是邮寄选票,且基本都是支持拜登。所以在接下来统计出的选票中,可能也是获益方,即拜登赢下内华达州的概率较高。目前博彩赔率已经偏向拜登最终胜选。
参议院争夺焦灼,民主党大概率拿下众议院。国会选举方面,目前参议院竞争较为激烈,共和党赢下了18个席位,总席位达到48个,民主党赢下13个席位,总席位为46个,成为多数党需要占有至少51个席位,目前共和党获得参议院的概率相对高。而众议院的选举中,民主党保持领先,目前已经赢下204个席位,领先于共和党的190个,成为多数党共需要218个席位,民主党大概率会拿下众议院。
关注大选结果争议,可能上升至最高法院裁决
投资者需要关注一个风险,即大选升级为“司法战”。目前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已经在威斯康星、密歇根、佐治亚等多个关键州发起诉讼,要求叫停计票或重新计票,这就为大选带来新的变数。内华达州和北卡罗来纳州都承认选举日后收到的选票继续有效,这被特朗普抨击为不合理。特朗普还宣称在密歇根州,“有大量选票被秘密抛弃”。而拜登团队也没有示弱,不仅多次强调“每一张选票都必须计算在内”,也公开表示自己“正在赢得大选”。
大选变为“司法战”也有先例,2000年小布什和戈尔曾经因为计票问题而导致大选结果拖延了一个多月才确定,当时的争议州为佛罗里达州,小布什的领先得票数仅有1200票。由于佛州的选举法允许候选人得票差额低于0.5个百分点时重新计票,所以该州的票数开始重新统计。在此过程中,双方又因为选票作废等问题不断发起诉讼,直到2000年12月12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7比2的表决结果作出裁定,叫停了佛州的人工重新计票。随后12月13日,戈尔宣布败选,大选的结果才最终落定。
在本次大选中,尚没有出现两个候选人选票差距极其接近的情况,但双方似乎都为可能开始的“司法战”做好了准备。双方都公开请求支持者捐款,以应对可能持续数周的诉讼战。拜登团队已经启动了一项“战斗基金(Fight fund)”,旨在确保选票能够被合理地统计。特朗普早在大选前就帮助巴雷特获得了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则火速通过了这项提名,这样最高法院的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对自由派的领先优势就扩大到了6:3。如果大选投票发生争议,并上升到最高法院层面,最高法院可能倾向于支持共和党。
2000年从11月7日大选开始到12月13日结果确定期间,市场始终被不确定性困扰,整体震荡走跌。且当时正值科网泡沫破灭前期,市场下行持续了两年多。虽然目前美股并没有处于当年的大熊市中,但“司法战”可能会对短期市场带来不小的冲击,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
市场大幅波动,等待结果落定
从大选日开始到现在,美股波动较大,尤其是持续交易的美股期货指数,随着选情的波动而大幅起落。可以看到,美股在大选结果不确定性加大时下跌,在确定性上升时上涨。标普500迷你期货指数在当地时间11月3日晚上9点半左右和11月4日上午9点左右均大幅上涨,分别对应的是特朗普获胜概率大幅上涨(赔率下降至-800)和拜登获胜概率大涨(赔率下降至-500)。
大选落定后,股市或迎来上涨。股市的走势不仅受到大选结果不确定性的影响,也反映了投资者对于财政刺激的预期。由于特朗普和拜登都支持未来扩大财政支出,新的援助法案也有望在大选后推出(只是快慢区别),所以一旦结果落定,无论是哪方获胜,市场都可能迎来上涨。
中期内美股都可能保持涨势。从美股的长期历史表现来看,大选结束后至当年年底,市场往往先跌后涨,接下来一年扩大涨势,这并不取决于哪个党派获胜。可能是因为在大选后,政府一般会积极推行新的经济刺激政策,从而带动了股市走强。如果今年大选结果确定,可能会较快推出新一轮援助刺激法案,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推出包括基建、医疗等方面的财政扩张措施。再加上美国经济仍在稳步复苏,以及后期疫苗普及,股市可能在短期和中长期都会保持不错的上涨势头。而对于拜登胜选后可能打压大型科技公司、对富人加税等政策,我们认为其优先级低于经济恢复,所以这些政策可能会在2022年或更晚实施,对中短期股市影响不大。
大选结果会如何影响未来的政策和经济?
从目前的选举情况来看,拜登胜选总统、共和党继续控制参议院、民主党控制众议院的情形概率较大。在这种情形下,美国依然是一个“分裂政府”状态。两党的财政计划都可能难以顺利推进,包括新一轮援助法案以及未来的财政支出计划。短期的财政刺激的规模可能偏小,接近此前白宫提出的1.8万亿美元版本,且推出的时间不会很快。虽然拜登曾表示会逆转特朗普的减税方案,并对大企业和富人征税,但在共和党参议院的阻挠下,也难以实现。所以未来数年中,我们可能不会看到政策有巨大的变化。
而如果是拜登胜选总统、民主党控制参众两院的“蓝色浪潮”情形,共和党的政策推荐将非常顺利,财政支出的规模可能也很高。我们或看到经济的加速恢复和财政赤字的快速累积,他的加税计划也大概率可以通过。按照独立研究机构CRFB的计算,拜登政府对未来财政支出的计划总计可能高达10万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建投资(超过4万亿美元),教育和医疗支出都会超过2万亿美元。在“蓝色浪潮”的情形下,加税政策承担了主要的资金来源,可以累积回笼超过4万亿美元资金,在国家安全和移民控制方面的减支也会省出约7500亿美元资金。所以拜登政府未来十年的净财政支出可能在5.6万亿美元左右。
若拜登获胜,其对中国的态度可能介于特朗普的激进与奥巴马的良性之间。从拜登的政策纲领和竞选时的表述来看,他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可能会更为理智。他曾表示愿意遵守国际规则,要让中国按规则办事,所以他可能会重新回到WTO体系内,联合欧盟和日本对中国施压。拜登也明确指出关税对美国伤害很大,所以未来对中国的关税可能会逐渐取消。但目前美国对华的敌视态度已经成为两党的“政治正确”行为,且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壮大也切实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拜登也不会对中国非常友好。
在拜登胜选的情形下,中国可以把握一个中美关系的缓和点,即气候协议。由于拜登大力支持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如果中国在控制排放上更为积极或承诺与美国一同提高“巴黎气候协议”的标准,则可能推动中美关系加速修复。
附录:关于选举人团制度…
美国大选的投票制度被称为“选举人团”制(Electoral College),具体的规则是:
每个州都有一定数量的投票代表人——“选举人”,数量与各州在国会两院中的席位数一致(例如加州55人,德州38人),共有538人。
这些“选举人”会在大选结束一个月后组成“选举人团”,一人一票投票选出总统,获得超过270票的候选人胜选。
选举人投票并非自愿,而是需要根据11月初全面公投的结果来。11月初全民投票结束,各州根据投票结果确定获胜方,由获胜方“通吃”该州所有“选举人票”(例如特朗普在德州获胜,则赢得德州全部38张选举人票,目前48个州采取“赢家通吃”的规则)。所以11月3日大选当天基本就可以确定谁最终获胜。
声明:
本文中经济数据来源为Bloomberg和RealClearPolitics等数据库,其他资料来源于候选人官网,白宫官网,Wikipedia等。